close

蟬

 問:「如何是禪?」師曰:「秋風臨古渡,落日不堪聞。」曰:「不問這箇蟬。」師曰:「你問那箇禪?」曰:「祖師禪。」師曰:「南華塔外松陰裡,飲露吟風又更多。」

----(五燈會元,卷十九,保福殊)

很多禪宗公案被認為是答非所問,是因為對公案內容的不夠深入。

以此公案為例,

很多人認為禪師是指沒有「禪」這回事,

不要執著於參禪悟道既有模式,

所以東拉西扯故作神秘。

其實這段問答看來是「詠蟬」其實是「說禪」,

其中文字優美、譬喻精妙如果不講明白實在可惜。

公案之中每多喻詞轉語,

只要注意其譬喻與音轉其實就思過其半了。

先說如何是禪,

所謂「秋風臨古渡,落日不堪聞」

字面上是說秋蟬臨風來日無多,

秋風、落日、古渡、蟬鳴(不堪聞者,聞蟬鳴也)交織成一幅蕭條憔悴的景象,

而看這幅景象的人可能是異鄉遊子、遷客騷人或者是正在懷念故人的人,

所以有「不堪」的情思。

然而這兩句有更有深意而人未知,

秋風起而葉落歸塵、落日近瞑而失其明,

所以「秋風」、「落日」在修行的意象中其實是指三界火宅,

三界成住壞空時日不多,在法華經中曾詳述此事,

況且無常迅速,秋臨冬一年將盡,落日臨夜而一日將盡,

修行人面對生死大事豈可怠惰?

而修行人必須依諸佛之法才能渡生死到彼岸,

句中的「古渡」暗指佛陀所傳之法,

佛陀滅度已久所以說「古」,

而「渡」字隱含此處有「船筏」亦即「傳法」之意,

「臨古渡」即是依佛傳之法而欲渡生死海。

禪宗自達摩祖師以來即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為宗風,

所以禪門不重佛經的闡釋會通,而重在經典之外的法意,

如金剛經所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壇經中六祖常就諸經之經文發其未言之法旨,

故知「不堪聞」正是在標出禪門中這樣的特色。

問者接著說「不問這個蟬。」,

這個問句有兩個面向可以解讀,

其一,問者不能會意禪師所言,

認為禪師將「禪」與「蟬」弄混了,

所以說不問這個「蟬」;

其二,問者瞭解禪師的話,

但是希望禪師更深入的闡釋禪門心要,

所以裝成不懂所不問這個「蟬」。

禪師接著問「你問那個禪?」

這時前面兩個解讀的猜測就有答案了,

如果問者認為禪師將禪、蟬弄混,

應該要說「我問禪宗的禪,而不是蟬鳴的蟬」,

但是問者卻說的是「祖師禪。」。

這裡就有學問了,

顯然問者聽懂了禪師的回應,認為禪師所說的並不完整,

並且將禪師所言判歸於「如來禪」,所以更請禪師說明「祖師禪」是如何的法門。

這裡要說明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區別,

最有這種區分的是仰山與香巖的公案,

仰山對香巖所言:「去年貧無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的評語是:「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如來禪」是佛陀、迦葉於靈山會上印心傳下的禪法,

直至達摩祖師西來傳於中土,因它是「如來」所傳,所以名之為如來禪。

六祖慧能以後南宗祖師之間不是只有以心印心而已,

更有公案話頭、德山棒、臨濟喝種種不同接引後學的方法,稱為「祖師禪」。

所以會如來禪而證佛境界,不一定會離言語經教之外的種種接引方便,

會祖師禪才是有殺活手段,堪稱會南宗曹溪一脈的禪法。

禪師對祖師禪的回應是「南華塔外松陰裡,飲露吟風又更多。」

字面上看一樣是詠蟬,

但是字字句句卻也都是針對「祖師禪」三字做回答。

「南華」其實就是華南,中華之南,

所指的是六祖慧能於華南所傳的禪宗法脈。

「塔」是供養佛舍利的地方,

而此處佛舍利也不指舍利而是指佛知見,也就是禪宗以心傳心者。

再說「松陰」,松樹是針葉樹其樹葉細微,在松樹林中因針葉之故陽光更不易透入,

松陰就是「松蔭」,意思就是幽微之處。

禪師在首句說明祖師禪的來歷,

「南華塔外松陰裡」即是指在祖師禪接續六祖慧能的禪法,但是在此之外更有幽微之處。

「飲露」其實是諧音,藏著「引路」二字,

所謂的引路就是指祖師禪特有的種種接引方法。

「吟風」應該也是諧音,指的是「吟諷」,

諷字有委婉勸諫之意,如諷勸、諷世,吟諷是指作詩諷刺。

而「吟」字我認為也可能是諧音,指的是「攖」,

攖字有擾亂、觸犯的意思,更符合禪加風格。

所以「飲露吟風又更多」是說祖師禪除了不依文字的離於經典教儀之外,

更自由開放的用各種方式啟發後學,也是指出祖師禪的特色。

禪師這種即言離言,離言又句句不離的風格不是聰明人學不來,

心智不夠活潑敏捷的根本答不上話,

或許禪宗要的就是這種活潑不受拘束的心靈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ugustm01 的頭像
    augustm01

    以武載道

    augustm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