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自wushu - 台灣國術論壇2009/06/28國術格鬥系列講座紀實
台灣國術論壇2009/06/28國術格鬥系列講座 紀實
【陰陽訣】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闔問剛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裏何須愁。
生剋二法隨著用,閃進全在動中求。
輕重虛實怎的是,重裏現輕勿稍留。
【亂環訣】
亂環術中最難通,上下隨和妙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內, 四兩能撥千金動。
手腳齊進豎找橫,掌中亂環落不空。
欲知環內法何在,發落點對既成功。
台灣國術論壇2009/06/28國術格鬥系列講座
題目:從「陰陽」、「亂環」到「三盤絞扣」--話武林經典對決
主講人:圓明武學格鬥八極拳 歐吉書 教練
時間:2009/06/28 下午2:00
地點:台北縣新店市中正路122號3樓
陰陽訣、亂環訣這兩個著名的拳訣,到底有哪些奧妙?
格鬥八極拳的「三盤絞扣」拳訣和這兩個拳訣有何關連?
如何看出武林大師的經典對決的門門道道?
歡迎參加本次的講座,一起說拳訣、話武林、談英雄!
報名方式:
1.網路報名:bbs.wushu.net.tw 台灣國術論壇
國術格鬥版 台灣國術論壇免費講座公告討論串
2.電話報名:0955-017-540 紀教練
因場地限制每次參與講座人數以25人為限,報名者請於本討論串下表明願意參加免費講座,並附上姓名or網名、聯絡電話、email即可
這是前兩次座談會紀實供參考
三月份免費講座-甄子丹電影「葉問」中詠春與空手道格鬥 ... 2 3 4 5
四月份免費講座-八極格鬥實務分析----格鬥擂臺篇 ... 2
感謝與會的工作人員,因為你們事前精心的籌畫,
並且在座談會期間展現團作合作的高度默契,
讓這次座談圓滿的落幕!
暑假期間本人安排了幾個外出旅行的行程,
所以沒即時將講座當天實況與未能參與的武友作分享,
還請耐心期待,我會僅快將資訊補足!
先將講座大家交流討論的照片與大家分享~~
大綱
前言
從陰陽、亂環說起
三盤絞扣
武林經典對決
結語
前言
國術格鬥系列講座的宗旨:
台灣國術論壇武術交流的原則
不談玄、不探討無可考據的武術傳聞
不攻擊謾罵、歡迎辯證探討
稟持尊重、鼓勵分享
談格鬥是體認武術的第一步
雖然武術有許多不同層面,但格鬥是基礎
遠離格鬥的武術就是遠離武術的本質(真善美)
實踐格鬥是練武常態
實踐格鬥並非好鬥爭勝,而是求真
想像的格鬥與實際格鬥差距很大
v玩賞傳統武藝的口訣之美
™諧音產生的美感
v風捲殘雲(風、捲、纏、雲)、落花流水(落化流隨)
v玉環步與易換步
™口訣忠實傳達武術內涵
v例如:劈封、抱頭封、封捅捶用的都是「封」字訣但是風格迥異
™體悟口訣更能豐富武術內涵
v口訣若對招式變化萬千
v鄭老師《格鬥八極拳之大八極》左右橫打
外國八極表演的對照
吳公儀對陳克夫
第一回合角度1 2 3
第二回合角度1 2 3
招式截圖
劉雲樵以一對多
1
2
近年武術比賽的對照
Combat Tai Chi
少林武術PK跆拳道
空手道的發展
K1 Greatest Knockouts
Kimbo vs Chico Fight
結語
有關國術字訣內涵的闡釋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例如:纏、纏絲、螺旋、運勁如抽絲…
走出武術迷障,不要被傳說誤導
口述歷史的真假難分,實事求是最重要
《逝去的武林》
口述的武術史、傳承系統、經典對決甚至口訣都有誤傳、造假的可能
以操作檢驗學理
用審問及客觀的態度看待傳說
武林經典對決
欣賞對決的要素
對峙
保持一定距離未移動或攻擊之時稱為對峙。
破距
從對峙到接手的過程之間,做距離突破以求達成有效的攻防。
接手
攻防雙方接觸或不接觸肢體的第一個攻防互動稱為接手。在接手時施技者將手法施於最有利的位置,鄭宗家師範將其稱之為「拍位」。
入手
入手是從施技者的角度做描述。是指接手之後直至施技者取得優勢的過程稱為入手。為取得優勢將對手期望對手到達的位置,此位置鄭宗家師範稱其為「歸位」。
得手
施技者完成攻擊的過程。
了手
為確保攻擊成果並確實避免攻擊後的可能反擊,所增加確實結束攻防的動作,稱之為了手。
開胃菜---街頭對決
武術見解發表與科學化探討
武術口訣的解釋權
經典容許多家註釋,不獨尊作者後裔解釋
口訣需要解釋、質疑、補充、試驗、昇華
客觀探討、尊重提出見解者
武術交流應該不論輩份
武術交流不是武術實力的較量
用武術交流深化內涵、破除武術迷障
以實做驗證體悟,回歸武術的真諦
關於講座內容
探討陰陽、亂環對武術的價值
不對太極陰陽訣與亂環訣作專論
闡述格鬥八極拳「三盤絞扣」的理念
得助於陰陽、亂環的理念
有別於傳統八極拳的「三盤連擊」
關於經典對決
不論述武術、門派的優劣
探討武術應有的風格與招法
從陰陽、亂環說起
易學中的陰陽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繫辭傳》
陰陽的特性
對立(天地、父母、男女…)
消長(由寒入暑、由暑入寒…)
對照(因高說矮、因上說下…)
轉化(動而後靜、靜然後動…)
名位(奇偶、表裡、內外、橫豎…)
互相依存(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 )
武術中的陰陽特性約略分類
對照:剛柔、虛實、 輕重、浮沈、吞吐、 …
轉化:動靜、開合、曲伸、收放…
名位:奇正、正隅、裡外、順逆、橫豎…
互相依存:奇正相生、既沈且浮
武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分明
陰陽迭用
陰陽相濟
武術的「陰陽不測之謂神」
取中
用渾
轉換
太極拳的陰陽訣
太極陰陽少人修,
吞吐開合問剛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
動靜變化何須愁。
生剋二法隨招用,
閃進全在動中求。
輕重虛實怎的是,
重裏現輕勿稍留。
格鬥八極拳「拔而擊之」中所運用的陰陽
(引自《格鬥八極拳之小八極拳》P019)
(引自《格鬥八極拳之小八極拳》P029)
有關亂環的文獻
趙半山說:「本門太極功夫,出手招招成環。所謂亂環,便是說拳招雖有定型,變化卻存乎其人。手法雖均成環,卻有高低、進退、出入、攻守之別。圈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有形圈及無形圈之分。臨敵之際,須得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無形克有形,每一招發出,均須暗蓄環勁。」他一面說,一面比劃各項圈環的形狀,又道:「我以環形之力,推得敵人進我無形圈內,那時欲其左則左,欲其右則右。然後以四兩微力,撥動敵方千斤。務須以我豎力,擊敵橫側。太極拳勝負之數,在於找對發點,擊準落點。」
太極拳亂環訣
亂環術法最難通,
上下隨合妙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內,
四兩千斤招法成。
手腳齊進橫豎找,
掌中亂環落不空。
欲知環中法何在,
發落點對即成功。
有關亂環的思考
亂環就是纏絲嗎?
亂環真的是「大克小、以斜克正、以無形克有形」嗎?
亂環的作用時機?神奇之處在哪?
亂環要怎樣才會亂?
三盤絞扣
何謂三盤絞扣
有別於傳統八極拳「三盤連擊」
上打雲掠點提,中打挨傍擠靠,下打吃根埋根。身不舍正門,腳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處。貼身近發,三盤連擊。
不是以「打」、「擊」為攻防的主要手段,而是以絞扣後,展放爆炸做為了手的方式
以「全身纏絲 」做為發動基礎
格鬥八極拳所謂「纏絲勁」是指此勁之如纏黏的絲,可以將對手的攻擊纏黏住
三盤絞扣的上中下三盤技術分析
上盤(分吞、合、定、破四類 )
「吞」字訣在於使對手的攻擊落於無形,相當於「引進落空」的意思。
施展「合」的技術時,施技者與攻擊者保持一定程度的對應力量,即所謂「不丟不頂」狀態。
所謂的「定」是指「定身」法。定身法是前人的武學理論所未提及的部分 。
「破」是指使對手破勢之意。攻防中有一方被施技而成破勢可說勝負已定 。
中盤
中盤有「連接上下」、「移形換位」、「吸納化解攻擊」、「造成攻擊」…等等作用。
騰(龍騰)
翻(鷹翻)
角(角羝)
旋(旋身)
摔(摔拋)
下盤
八極拳訣說:「身不捨正門,腳不可空存」可見在攻防中下盤扮演重要的角色。
半馬步
玉環步
吞蹋
捆鎖步
提籠步
蟒蛇纏身攔腰摔(引自《格鬥八極拳之大八極拳》,2005,P055~056)
左右鑽拳頂心肘(引自《格鬥八極拳之八極連環》,2005,P085~088)
--金庸《飛狐外傳》
其實太極劃圓,只是一般人最初步的印象,可是所有太極拳經典都不這麼說。試看王宗岳拳論,它講的十三勢,指的就是四正方、四斜角、五行。〈十三勢行功總勢歌〉也只講到尾閭中正。〈十三勢行功心解〉則說:「蓄勁如開功,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楊澄甫傳〈太極平準腰頂解〉也強調要立如平準,上下一條線。都無任何一字提到圓的問題。太極拳實際使出時,亦不盡是圓理圓勁,如單鞭、進步搬攬捶、十字腿、蹬腿,就都是直勢直勁的。步法尤其方而不圓。
---龔鵬程《金庸小說與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