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塔
發表 2008-07-01 14:44:02 第47樓
下面引用由城裏殺豬的發表的內容:
不錯,孟村的十字勁也講,但是練法上並沒有霍氏嚴格.霍氏的十字勁,也叫做十字頂拔勁,腳下注重沉墜勁 |
字面相同內在含意未必相同,
同樣稱做十字勁,是頂撥?是繃撐?
勁力與味道大不相同。
如果孟村也講十字勁,我猜最早也是近十年的事,
網上也有同出於吳秀峰先生的天津系八極,
想請問一下天津八極講不講沈墜、十字、爆炸、纏絲?
多寶塔
發表 2008-07-01 15:10:07 第48樓
下面引用由竹外梧桐發表的內容:
什麼是十字勁? 是意念的十字?還是形的十字? 什麼身正?是意正還是形正? |
大哉問!
這樣的討論深是學武者應有的態度,
望文生義常會失之毫釐謬之千里。
下面引用由竹外梧桐發表的內容:
我學的八極是四六勁,聽說行意原來是四六,後來改成三七了(不知道真的是否如此), |
四六發勁所發的是明勁、長勁,是要學會發勁的重要過程,
三七發勁顧名思義路徑比四六發勁長,
可能是為了讓初學者更容易體會而做的更動吧!
不過傳統八極與形意應該都不會從四六發勁開始練習,
這關係到拳理與拳風,
少林系統比較會做四六發勁的練習。
下面引用由竹外梧桐發表的內容:
十字勁,是個練八極的人,就是翻過幾本書的人都知道這說法,只是裏面是什麼東西,才是真貨,自己有什麼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別人有什麼別人知道,你不知道。介紹自己可以,少說別人如何吧,碰到同意的點個頭,不同的注點意,也就可以了。 |
正是很重要卻少人知道,所以我才提出,
如果大家都知道的,我想有其他人會說。
介紹自己與評論別人我認為皆無不可,
只要有憑有據,不要謾駡詆毀,
熱烈討論有助於真相的浮現。
國術需要的是積極的投入和三與,
保守與冷漠雖然可以避免意見上的爭論,
卻不容易滋長熱情。
下面引用由竹外梧桐發表的內容:
形意和八極,我看都差不多,中國武術中國人整出來的玩意,有多大的差別?兩個胳膊兩個腿,湊出個七星,都是那麼回事,平時各招呼各的玩意,真到用的時候都那麼幾下子,老虎很多准,獵食都是一撲,人是要複雜一點,但不至於複雜的沒譜。 呵呵,八極和行意,都是從剛勁入手吧,都特….. |
我認為差別挺大的!
老虎獵食都是一撲,但是人卻不一定是用撲的。
換個譬喻,中國人寫的中國字,基本上都一樣,
不過文豪、作家、學生、販夫走卒,所寫的文章卻都不同,
一個文豪如果文章程度跟個中學生差不多,有資格稱作文豪嗎?
武術家當然也是兩手兩腳,武術練得再好也不會多長出的胳膊,
但是武術家對空間、動作、肢體、與人互動的敏銳與深入,
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滬上海綿
發表 2008-07-01 17:23:43 第49樓
讚賞學術討論。
竹外梧桐
發表 2008-07-01 20:07:08 第50樓
哦,是了,行意有可能講的是重心?但是勁不是這樣的麼?我認為也是。中國武術後手打人,這是與任何其他武術一個最大的不同,試問,你拿著槍紮人,是前手使力,還是後手使力?現在練槍的紮槍都是一下子推出去,好象挺威風的,但是真的槍是那麼用的嗎?那樣能紮透人麼?我看未必,把不離腰,不只是說攔拿吧,紮是不是也是這樣?拳術的功夫前手固然重要,後手更重要,後手是倉庫,是糧草。但是說回來,也不是,沒前後手這麼簡單,還要腰呢,力從腰發,前人不欺我,但怎麼發,就各不一樣了,再說說,力從哪來哪去,就更複雜了,呵呵。
寶塔的帖子,我常看的,很精彩,但是對於圖片分析的方法我一直不大讚賞,武術這東西親身感受,手摸摸什麼都明白,看圖得來,終是有點淺,但是對寶塔兄長還是很佩服的,呵呵。
武術確實是不大景氣,難得有寶塔兄這樣想弄出點東西來的。
城裏殺豬的
發表 2008-07-01 21:06:12 第51樓
下面引用由woodoo001發表的內容:
八極拳接觸不深,不便多說。形意拳倒是習練有年,有點小體會。
所謂的四六、三七在形意中只是個身體重心位置的問題,可不是什麼勁。四六的練法就是常說的雙重練法。以此類想,八極中的四六、三七似乎也是同樣... |
正是如此.只是大家都這樣說習慣了,一直叫四六,三七的的.
城裏殺豬的
發表 2008-07-01 21:35:37 第52樓
下面引用由多寶塔發表的內容:
字面相同內在含意未必相同, 同樣稱做十字勁,是頂撥?是繃撐? 勁力與味道大不相同。
如果孟村也講十字勁,我猜最早…. |
不瞭解天津.孟村的我也只知道也講十字勁,不知道是哪年的事.我練霍家的,也練孟村的,有確實有不同的地方.
woodoo001
發表 2008-07-01 22:31:15 第53樓
下面引用由竹外梧桐發表的內容:
哦,是了,行意有可能講的是重心?但是勁不是這樣的麼?我認為也是。中國武術後手打人,這是與任何其他武術一個最大的不同,試問,你拿著槍紮人,是前手使力,還是後手使力?現在練槍的紮槍都是一下子推出去,好象挺... |
呵呵,不錯,重心位置當然和發勁有密切的關係.但我覺的討論一個問題如果把所有變數都拉進來總說,怕是不易觸到實質.所以有此一問.
至於塔兄以圖解的方式來分析論證自己的觀點,我倒以為是值得讚賞的.誠然,武術離不開身體力行的實踐體悟,但如果總停留在經驗科學的方法論的基礎上,而排斥現代的分析方法,恐怕是很難進步的.畢竟這些方法的條理性和直觀性是傳統經驗所不能的.
ddzlj
發表 2008-07-02 10:21:03 第54樓
下面引用由woodoo001發表的內容:
呵呵,不錯,重心位置當然和發勁有密切的關係.但我覺的討論一個問題如果把所有變數都拉進來總說,怕是不易觸到實質.所以有此一問.
至於塔兄以圖解的方式來分析論證自己的觀點,我倒以為是值得讚賞... |
至於研究方法,我喜歡先從實際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得出規律,然後再應用於實際中.
研究武術也可應用科學方法.
就說真話
發表 2008-08-28 00:14:20 第55樓
天津八極是講掙力(二掙力),實際上和十字勁是一樣的;頭頂腳蹬前後掙。這不就是十字勁嗎。
再有46、37是步法,是每步之重心比例,不是勁力。如四六步(前四後六)、三七步(前三後七)、虛步(重心在後腿、腳)。在趙福江先生之《陰陽八極拳》書中說力生於腰、發於跟、運於胯、行于肩、達於臂、聚於作用點、慣於彼身之整力。再有多寶塔兄有一言有誤;《八極拳精要》不是趙福江先生寫的書,那是天津市聯合學術研究會於一九八九年聯合全國八極同門所續的拳譜。這書我這還有呢。
多寶塔
發表 2008-08-28 00:25:57 第56樓
下面引用由就說真話發表的內容:
天津八極是講掙力(二掙力),實際上和十字勁是一樣的;頭頂腳蹬前後掙。這不就是十字勁嗎。 再有46、37是步法,是每步之重心比例,不是勁力。如四六步(前四後六)、三七步(前三後七)、虛步(重心在後腿、... |
趙先生是作者之一,您再仔細看看,有幾篇是屬名趙先生的文章。
就說真話
發表 2008-08-28 01:11:20 第59樓
呵呵 多寶塔你沒仔細看,在譜書中趙先生之論六大開及八達功法中第二項“抱”中第一句就是十字勁:抱乃八極拳中十字整勁的勁法,是精、氣、神融為一體,剛柔相濟、陰陽交錯、內外合一的上乘功法。發力時上下相合、左右相合、陰陽相合皆為抱也。
多寶塔
發表 2008-09-02 12:09:58 第60樓
下面引用由就說真話發表的內容:
呵呵 多寶塔你沒仔細看,在譜書中趙先生之論六大開及八達功法中第二項“抱”中第一句就是十字勁:抱乃八極拳中十字整勁的勁法,是精、氣、神融為一體,剛柔相濟、陰陽交錯、內外合一的上乘功法。發力時上下相合、左... |
不知就說真話兄所指的沒看仔細是那件事?
不過說實話,我在看這譜的時候,覺得趙先生對「抱」描述用語看似深奧其實都沒重點,
「抱」是精、氣、神融為一體,剛柔相濟、陰陽交錯、內外合一,
那頂、單、提、纏那個不用?
抱是上乘功法,其他五開那個是中乘、下乘?
把這些虛語拿掉,
其實趙先生就只說「抱」用了十字整勁,
但是話又說回來,其他八極招式都不用十字整勁嗎?
所以十字整勁之說又成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