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問:「如何修行。」師云:「好個阿師莫客作。」僧云:「畢竟如何?」師云:「安置即不堪。」 

----《傳燈錄》卷六  澧州茗溪道行禪師

 

 

練武術的人算是修行人嗎? 

以武術為搏殺之術的人,算是學習一種技藝,不算修行人。 

以武術為修道之路的人,武術不只是技藝,而是一種解脫之法, 

對這種人而言,武術即是修行!

 

人是運用武術的主體,還是用以展現武術的客體? 

修行人說「好個阿師莫客作」,不要迷惘在武術的規格之上, 

武術動作要傳達的是其背後的武術神韻, 

得其神韻,招式變化就會莫測! 

 

常看鄭老師組手的人會有個疑問, 

怎麼一個招式的變招會這麼多? 

因為同一種招式再面對不同對手出招時的不同力量, 

是不會一成不變的, 

有時變化很大,看不出是原來的那一招, 

這時候要看的便是「神韻」是否相同。 

同樣的「探馬撩陰掌」, 

在鄭老師《格鬥八極拳之六大開》書中就有20個例子, 

事實上鄭老師光是這個探馬撩陰掌, 

就曾經留下資料可查詢的不同變化示範,就有60餘個。

在鄭老師的詮釋下,這個招式不是只有「撩陰」單一種功能, 

而是一個攻守兼備了不起的手法。 

 

「好個阿師莫客作」,撩陰掌只能撩陰,人便是客體,終不能自己作主! 

不懂的人還會繼續問:畢竟如何? 

所謂「安置及不堪」,就是要將招式的可能性發揮到極致, 

切勿著相於名稱規格, 

所謂「得魚忘荃、得意忘象」, 

捻花微笑,其意在弦音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gustm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