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塔

發表 2008-06-23 10:13:38 26

 

舉現存最早霍慶雲的拳照來觀察 

 

其結構正如劉雲樵、霍文學所說四面繃撐,但是並不渾圓。

 

他派八極拳照舉例

馬明達

 

兩手不在對稱肘上,明顯上舉,

觀察中軸胸凸臀翻上,也不是在同一線上,

並沒有十字對稱。

 

吳連枝

 

觀察兩手與身體中心軸線也並非十字對稱。

 

 

多寶塔

發表 2008-06-23 10:35:18 27

 

臺灣格鬥八極拳鄭朝烜老師的拳照

   

 

此照片取自2004年逸文出版社出版《格鬥八極拳之小八極》 

 

多寶塔

發表 2008-06-25 10:52:37 28

 

老師的十字勁建立在沈墜、頂提、擰扣、繃撐之上而歸向於爆炸的勁道,

以上圖為例,鄭老師不只前手肘頂,更以手掌的旋扣製造出繃撐頂出的力量,

同理,後手也是旋扣繃撐的,甚至連兩腳也是,

所以不同於單純沈墜時中正安舒,擰扣繃撐是臺灣格鬥八極拳十字勁的要點。

 

 

woodoo001

發表 2008-06-25 15:31:05 29

 

從圖上看,似乎臺灣八極較大陸而言,勁力更為外露.不知其間有沒有其他拳種的影響?

 

 

長刀

發表 2008-06-25 16:05:12 30

 

這樣討論好,頂一個!

 

 

ctd2006

發表 2008-06-26 01:44:41 31

 

下面引用由多寶塔發表的內容:

一打法定要先上身,腳手齊到方為真,神似炮形龍折身,遇敵好似火燒身。

  二頭打去意占中堂,兩手外撥人難擋,腳踩中門搶他位,就是神仙也難防。

  三肩打一陰反一陽,兩手隻在洞中藏,左右全憑蓋勢取,束展二字一命亡。

  四手打起意沖胸膛,其勢好比虎捕羊,站實用力須展放……

 

    這裏我想塔兄有一點搞錯了,束展二字是肩打的勁力,而不是整個形意的勁力;我個人感覺,這個打手歌大家要分開理解,除了第一句是總則外,其他全是身體特定部位的打法和勁路。二是頭打,三是肩打,四是手打,五是胯打,六是膝打,八是腳打。

    三肩打前兩句是真沖中門的內外靠,後兩句進敵兩側的開合靠打,最典型的是蛇行。想一下蛇形的動作,再想想這兩句:左右全憑蓋勢取,束展二字一命亡。

 

 

多寶塔

發表 2008-06-26 08:53:31 32

 

下面引用由ctd2006發表的內容:

這裏我想塔兄有一點搞錯了,束展二字是肩打的勁力,而不是整個形意的勁力;我個人感覺,這個打手歌大家要分開理解,除了第一句是總則外,其他全是身體特定部位的打法和勁路。二是頭打,三是肩打,四是手打,...

 

說的是,在此拳訣中束展是歸於肩打,

不過有個問題,「頭打」是指用頭撞嗎?

 

 

多寶塔

發表 2008-06-26 09:59:43 33

 

下面引用由woodoo001發表的內容:

從圖上看,似乎臺灣八極較大陸而言,勁力更為外露.不知其間有沒有其他拳種的影響?

 

兄的眼光很銳利,

其實光這個頂肘體勢來說,鄭老師是有受到形意拳影響,

老師的形意拳學自孫祿堂關門弟子張世傑老師。

 

舉霍慶雲的拳照為例與鄭老師拳照做比較,

「肩胯合」的力量鄭老師比較明顯,

所以鄭老師的肩頸的弧線先向下然後平出,胸腹也往下縮,

霍慶雲的肩較平,胸腹也明顯因為沈墜而拉長。

在手部與腳部的擰旋圓扣也很要求,

霍慶雲明顯是線條式的十字繃撐。

簡言之,鄭老師所做是十字勁是將縱向力沈、浮之力透過擰旋、裹扣、壓合,

而橫向而出的勁道。

比較形意的土橫,臺灣格鬥八極拳的頂肘是土橫的貼身開展版。

 

 

ddzlj

發表 2008-06-27 10:55:14 34

 

真是談笑有宏儒啊

練身法 步法 勁法 最後還是合為了勁法

拳術所要求的虛實分明 身法收放

其實就是蓄發勁所應遵循的原則

 

再請教諸位

在實戰中

考慮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即前輩拳家所言之搶佔第三重心

那麼十字勁的應用是否不應該是前後對稱的?即十字這條縱線是居中還是靠後為宜?

 

 

ddzlj

發表 2008-06-27 11:00:05 35

 

另外

對比前面所發的照片

十字勁在外在的形上也要求中正嗎

看劉雲樵師的視頻

似乎很多動作也前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gustm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